Skip to content

深度理解 σ 键与不饱和度的计算

高中化学·有机化学·不饱和度

高中化学·结构化学·σ键个数

一、什么是不饱和度?为什么要学它?

在有机化学中,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:

  • “某化合物的分子式是 CA6HA10,请写出它满足下列条件的一种同分异构体。”
  • “给出键线式,数出里面的氢数,写出分子式。”

这些问题都离不开一个概念:不饱和度(Ω

二、通俗理解不饱和度

我们可以把不饱和度理解为:

分子中缺少了多少对氢原子,才变成现在这样。

比如:

  • 烷烃(完全饱和):CAnHA2n+2
  • 烯烃(一个双键):CAnHA2n → 少了一对氢,Ω=1
  • 炔烃(一个三键):CAnHA2n2 → 少了两对氢,Ω=2
  • 环状结构(如环己烷 CA6HA12):也少了一对氢,Ω=1

💡 小结

  • 每一个双键贡献 1 个不饱和度;
  • 每一个三键贡献 2 个不饱和度。

三、不饱和度的两种计算方式

方法一:根据结构(观察法)

如果题目给出了结构简式或键线式,可以直接数双键、三键和环的数量

✅ 计算规则:

类型贡献值
单键0
双键+1
三键+2
+1

🔍 示例:

  • 乙烯(CH₂=CH₂):1 个双键 → Ω = 1
  • 乙炔(HC≡CH):1 个三键 → Ω = 2
  • 环己烯(有 1 个双键 + 1 个环) → Ω = 2
  • 苯(3 个双键(等效) + 1 个环) → Ω = 4

方法二:根据分子式(公式法)

当题目只给分子式时,我们需要使用公式来计算。

🧮 基础公式(仅含 C、H):

Ω=2C+2H2

其中:

  • C:碳原子数
  • H:氢原子数

🧪 示例:

  • 乙烯(C₂H₄)Ω=2×2+242=642=1

四、含有杂原子怎么办?

当分子中含有氧、氮、卤素等杂原子时,我们需要调整氢原子数后再代入公式。

✅ 处理技巧(口诀记忆):

O可忽略,N当CH,卤素当H

解释:

  • 氧原子(O):不影响氢的数量,直接忽略。
  • 氮原子(N):每出现一个 N,相当于多了一个 CH(即少了一个 H),所以要减去1个H
  • 卤素(X,如 Cl、Br):当作 H 处理,加到 H 的总数里

🧮 通用公式(含杂原子):

Ω=2C+2(H+XN)2

其中:

  • C:碳原子数
  • H:氢原子数
  • X:卤素原子数
  • N:氮原子数

🧪 示例:

  • 乙酸(C₂H₄O₂)

    • O 忽略
    • 无 N 和 X
    • H=4
    • Ω=2×2+242=1
  • 氯乙胺(CA2HA6ClN

    • H = 6,X = 1(Cl),N = 1
    • H=6+11=6
    • Ω=2×2+2682=662=0❗注意:负值或分数表示结构不合理或计算错误!

答疑:硝基算几个不饱和度?

由于硝基不是完整分子,需要连上一个基团。不妨连上无不饱和度的甲基,考察 CHA3NOA2,它的不饱和度全部来源于硝基:

  • H = 3,N = 1,X = 0
  • H=3+10=4
  • Ω=2×2+242=1

所以,硝基有 1 个不饱和度。

五、σ 键个数怎么算?

σ 键是我们常见的单键、双键中的那根“主键”。无论双键还是三键,都只有1 个 σ 键

✅ 计算公式:

σ键数=原子总数1+环的数量

解释:

  • 所有单键都是 σ 键
  • 双键、三键中也各有一个 σ 键
  • 环的存在意味着额外的 σ 键(因为闭合了)

🧪 示例:

  • 甲烷(CH₄):5 个原子 → σ 键 = 5 - 1 = 4
  • 乙烯(C₂H₄):6 个原子,1 个双键(不算额外),无环 → σ 键 = 6 - 1 = 5
  • 苯(C₆H₆):12 个原子,6 个 σ 键来自骨架,1 个环 → σ 键 = 12 - 1 + 1 = 12

六、总结口诀与技巧

目标技巧
判断不饱和度数双键、三键、环;三键算2
含杂原子O不管,N 带 H 扔,X 直接当 H
σ键数量原子数 - 1 + 环数
公式法Ω=2C+2H2H 是调整后的H

七、结语:从“数氢”到“看结构”

不饱和度不仅是计算题中的工具,更是连接分子式与结构的关键桥梁。通过它,我们可以快速在双键、环或芳香结构和氢原子个数之间搭建双向联系,助力有机推断的题目。

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建立起对“不饱和度”与“σ键”的直观理解,在学习有机化学的路上越走越稳!

Built by Vitepress | Apache 2.0 Licens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