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
D41. 计算机硬件

1.1. 计算机分为主机和外部设备

计算机硬件系统由主机外部设备两部分组成。主机是计算机的核心,包含CPU、内存、存储设备等关键部件;外部设备则用于与用户或外部系统交互。

核心概念

  • 主机
    • 组成:CPU(中央处理器)、内存(RAM/ROM)、主板、存储设备(硬盘/SSD)、电源等。
    • 功能:执行指令、处理数据、协调各部件工作。
  • 外部设备
    • 输入设备:键盘、鼠标、摄像头、扫描仪等。
    • 输出设备:显示器、打印机、音箱等。
    • 存储设备:U盘、移动硬盘、网络存储等。

示意图

mermaid
graph TD
    Host[主机] --> CPU[CPU]
    Host --> Memory[内存]
    Host --> Storage[存储设备]
    Host --> Motherboard[主板]
    Host --> Peripherals[外部设备]
    Peripherals --> Input[输入设备]
    Peripherals --> Output[输出设备]

TIP

主板是主机的“中枢神经”,通过电路连接所有硬件,并提供扩展接口(如USB、PCIe)。

1.2. 内存和 CPU 是主机的主要组成部分

CPU 是计算机的“大脑”,内存是“临时工作空间”。它们共同决定了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和多任务处理效率。

CPU 核心结构

  1. 运算器与控制器
    • 运算器(ALU):执行算术和逻辑运算。
    • 控制器:协调CPU与内存、外设的交互。
  2. 寄存器与缓存
    • 寄存器:速度最快,用于临时存储指令和数据。
    • 缓存(L1/L2/L3):分层设计,L1缓存速度最快(纳秒级),L3缓存容量最大。

内存(RAM)的作用

  • 功能:临时存储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。
  • 分类
    • DRAM:动态随机存取内存,需周期性刷新,成本低。
    • SRAM:静态随机存取内存,速度快但成本高,常用于CPU缓存。
  • 多进程支持:内存通过虚拟内存技术,允许多个进程共享物理内存。

WARNING

内存断电后数据丢失!重要数据需保存到硬盘或外部存储。

1.3. CPU 主频决定时钟周期从而影响运行速度

CPU 的**主频(MHz/GHz)**决定了时钟周期的长短,直接影响指令执行速度。

核心公式与概念

  • 时钟周期:CPU 内部同步信号的周期,单位为秒(s)。
  • 主频(Clock Speed): [ \text{主频} = \frac{1}{\text{时钟周期}} ] 例如:3.2 GHz 的 CPU,时钟周期为 ( \frac{1}{3.2 \times 10^9} \approx 0.31 \text{ ns} )。

存储层级的访问速度对比

存储类型访问时间(纳秒)用途
寄存器0.1~0.5 ns存储当前运算数据
CPU 缓存(L1)0.5~1 ns高频访问数据缓存
内存(RAM)100~200 ns程序运行时的工作空间
固态硬盘(SSD)50,000~100,000 ns长期存储数据
机械硬盘(HDD)8,000,000 ns大容量数据存储
例:CPU 从硬盘读取数据需要多久?

假设硬盘访问时间为 8 ms(8,000,000 ns),而 L1 缓存访问时间为 0.5 ns,两者相差约 1600万倍

1.4. 内存是计算机得以多进程执行的基础

内存通过**堆(Heap)栈(Stack)**管理程序数据,支持多任务并行。

堆与栈的区别

特性栈(Stack)堆(Heap)
分配方式由编译器自动管理由程序员手动分配/释放
速度快(连续内存,寻址简单)慢(碎片化,需动态分配)
用途存储局部变量、函数调用帧存储动态对象、大型数据结构
大小限制有限(通常 1~8 MB)由物理内存决定

多进程内存管理

  • 虚拟内存:通过硬盘模拟内存,突破物理内存限制。
  • 分页机制:将内存划分为固定大小的页(Page),支持进程间隔离。
javascript
// 示例:JavaScript 中栈与堆的差异
function example() {
  const num = 42; // 栈:存储值
  const obj = { a: 1 }; // 栈存地址,堆存对象
  return obj;
}

TIP

栈内存分配在函数调用时自动开辟,调用结束自动释放;堆内存需手动管理(如 C/C++ 的 free())。

1.5. 外部设备通过接口与主机通信

外部设备通过接口(如 USB、PCIe)与主机交换数据,传输速率和协议影响整体性能。

常见接口类型

接口类型传输速率(理论值)典型用途
USB 3.2 Gen 210 Gbps外设(U盘、外置硬盘)
PCIe 4.064 Gbps显卡、高速存储设备
SATA III6 Gbps内置硬盘、SSD
HDMI 2.148 Gbps高清显示器、游戏输出

数据传输原理

  • 并行传输:多线同时传输(如早期并口打印机),速度受限于线缆长度。
  • 串行传输:单线按序传输(如 USB、PCIe),支持长距离和高带宽。
例:为什么 SSD 比 HDD 速度快?

SSD 通过 PCIe/NVMe 接口直接连接主板,避免机械硬盘的 SATA 接口瓶颈。

知识回顾

  1. 计算机硬件分为主机(CPU、内存、存储)和外部设备(输入/输出/存储)。
  2. CPU 主频决定时钟周期,存储层级访问速度:寄存器 > 缓存 > 内存 > 硬盘。
  3. 内存通过堆和栈管理数据,虚拟内存支持多进程运行。
  4. 外部设备依赖接口(如 USB、PCIe)与主机通信,传输速率影响整体性能。

课后练习

  1. (单选)以下哪个存储类型访问速度最快?

    • A. 机械硬盘
    • B. 内存(RAM)
    • C. CPU 寄存器
    • D. 固态硬盘
  2. (简答)解释“虚拟内存”的作用及实现原理。

  3. (计算)若 CPU 主频为 2 GHz,执行一条指令需要 4 个时钟周期,则该指令的执行时间是多少纳秒?

参考答案
  1. C
  2. 虚拟内存通过硬盘扩展内存空间,将不常用数据暂存到硬盘,需时再调回内存,实现多进程运行。
  3. ( \frac{4}{2 \times 10^9} \times 10^9 = 2 \text{ ns} )

扩展阅读

  • [计算机组成原理(冯·诺依曼架构)]

Built by Vitepress | Apache 2.0 Licensed